四川成都成華區整治平臺經濟領域失信違法行為見成效
2025-07-03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截至目前,立案查處涉網違法案件17件,已結案15件、罰沒95萬余元……今年以來,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市場監管局聚焦平臺促銷和直播營銷,動真格、出重拳,持續規范網絡交易秩序,嚴厲打擊失信違法行為,有力促進了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
據了解,成都市成華區市場監管局從推進網絡平臺消費糾紛源頭化解入手,聯合重慶市九龍坡區市場監管局、新都區市場監管局發布了“6·18”平臺促銷規范提示,并約談了熊貓叮咚、嗨學、藍眼電子商務等8家轄區企業,督促企業落實“亮證、亮照、亮規則”、加強廣告審核、規范促銷行為等主體責任,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妥善處置消費糾紛。
同時,該局持續開展“放心舒心消費基礎單元”培育工作,引導轄區于嶼成火鍋、老媽蹄花老成都川菜館等5戶商家加入抖音來客,督促指導商家規范經營行為,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為消費者創造更加優質、安全的消費環境。針對外賣食品安全突出問題,開展無堂食外賣食品安全培訓暨規范經營試點工作,發布《無堂食外賣餐飲單位食品安全打分細則》,總分90分以上方可上網經營。6月起,開啟“清網行動”,每半月向第三方平臺推送檢查結果,平臺對違規商戶實施“置休”或下架處理,整改驗收合格后方可重新上架,通過與平臺企業的合作,形成“檢查—通報—置休—整改—規范”的閉環管理。
此外,成都市成華區市場監管局還積極開展平臺規則問題排查整治,結合平臺經濟領域突出問題開展走訪調研,進一步查找美團、京東、抖音、快手等大平臺有無在平臺規則、平臺收費等方面侵害平臺內經營者權益的典型問題,發放調查問卷70余份。對照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專家評審意見,約談了轄區相關企業7家,督促其對自建網站、小程序的注冊協議、隱私政策、服務條款等協議規則進行全面自查,及時分析梳理可能損害消費者、經營者合法權益的條款,整改涉及個人信息保護、售后服務、爭議解決、違約責任等方面的不公平不合理格式條款,推動企業合規經營。
不僅如此,該局還不斷加大促銷突出問題案件查辦力度,結合投訴舉報、日常監測、輿情反映、派發線索等渠道信息,加大摸排轄區平臺內經營者、網絡直播營銷領域中未亮證亮照經營、虛假宣傳、價格欺詐、標識標注不規范、不公平格式條款、未公示產品認證等重點違法行為。對疑似違法線索及時開展現場核查、行政約談、行政指導,重大疑難問題,及時召開合議會審對案件定性、法律適用等進行探討,狠抓大案要案查處,查辦了一批平臺經濟領域失信違法行為的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1:成都某傳媒有限公司虛假宣傳案
根據全國網絡交易監測平臺下發線索,成都市成華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進行執法檢查,發現當事人在網絡平臺直播推廣某品牌羽絨服過程中使用了“線下3000多的羽絨服,今天讓你們買回去,xx,全網銷量第一”的宣傳用語介紹該產品銷售狀況,其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規定。
典型案例2:成華區某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在網絡直播間發布違法廣告案
根據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廣告監測發現的涉嫌違法廣告線索,成華區市場監管局對成華區某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進行了現場核查。核查發現,當事人在網絡直播間宣稱其銷售的一團購服務項目具有延續衰老的功效,其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的相關規定,予以立案調查。
典型案例3:成都成華某中醫診所有限公司虛假宣傳醫生資歷案
接到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案件交辦通知書,成都市成華區市場監管局的執法人員對成都成華某中醫診所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現場檢查時發現該診所正對大門右側醫生介紹宣傳圖片文字分別有“周某某”“劉某”“廖某某”醫生的介紹,其中“周某某”醫生介紹是“主任醫師”,“劉某”醫生介紹是“主任醫師”,“廖某某”醫生介紹是“畢業于某中醫藥大學”,以上醫生的宣傳介紹成都成華某中醫診所有限公司未提供相關資質證明。其行為涉嫌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根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該局決定立案調查。
典型案例4:成都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在網購平臺銷售γ-氨基丁酸粉發布虛假廣告案
根據舉報,成都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在網購平臺銷售γ-氨基丁酸粉產品發布虛假廣告。經查,該公司代理銷售四川一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品牌產品,2023年7月以來在天貓網店銷售γ-氨基丁酸粉,該產品中氨基丁酸和L賴氨酸僅作為合成香料添加,無營養強化功能。但當事人在產品宣傳中突出氨基丁酸粉+賴氨酸1+1>;2并配圖宣傳產品有“成長、補足所需、激發潛力、吸收利用”等效果,引人誤解該產品有營養強化功能。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五款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該局責令當事人改正上述違法行為,并進行了罰款。
典型案例5:四川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在網絡平臺將非消費者自行使用的醫療器械銷售給消費者個人案
2024年12月26日,成都市成華區市場監管局對四川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進行檢查,發現該公司涉嫌將非消費者自行使用的醫療器械銷售給消費者個人。經查,當事人在網絡平臺開設網店“某醫療器械(成華店)”,將產品使用說明書上標有“使用范圍供婦產科檢查用”的一次性使用無菌陰道擴張器銷售給消費者個人。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醫療器械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依據《醫療器械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款的規定,給予責令改正及行政處罰。
典型案例6:四川某日用百貨有限責任公司在網絡平臺銷售產品違法案
2024年11月28日,成都市成華區市場監管局收到舉報稱四川某日用百貨有限責任公司在網絡平臺上銷售的產品未展示水效標識。經查,四川某日用百貨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在網絡平臺從事日用百貨銷售業務,通過網購平臺購進了5套“花灑軟管組合套裝”,該產品包裝上有中國水效標識。當事人將該產品放在網店超市進行銷售,在銷售頁面中花灑產品信息頁面未展示水效標識。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水效標識管理辦法》第八條的規定,根據《水效標識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該局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并進行了罰款。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