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媒體陸續報道了“網癮”戒除行業中的亂象:收費高昂、治療方式粗暴……其中被爆出“電擊治療網癮”的楊永信網戒中心更是被輿論口誅筆伐。今年7月8日,衛生部發文叫停楊永信網戒中心的“電擊療法”。然而,記者從一位長期關注網戒行業的人士處獲悉,停止使用“電擊療法”后的楊永信網戒中心,又采用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低頻脈沖療法”(以下簡稱脈沖)。曾被該療法治療過的“盟友”(這里所有的戒網者都稱為盟友)告訴記者,“脈沖”甚至比“電擊”還讓人難受。 “盟友”親歷: 治療室放著氧氣瓶 撥通電話時,彭俊(化名)正好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今年暑假,他在楊永信網戒中心呆了兩個月。至今,彭俊依然清楚地記得他進入楊永信網戒中心“治療”的日子——7月11日,“我是被媽媽騙進去的,她說去一下就回來,我也就同意了”。 按照網戒中心的慣例, 彭俊在第一天便被進行了儀器治療。此前網戒中心使用的儀器是電休克治療儀,就是大家熟知的“電擊療法”,被衛生部叫停后,儀器換成了低頻脈沖治療儀,彭俊正好是“脈沖”治療的第一批“盟友”。 兩塊鐵片貼在太陽穴上,連上電源,第一次被“脈沖”的彭俊“雖然有些難受,但是還可以,不是很痛”。第二天,彭俊又被帶進治療室,這次“治療”時不僅有鐵片貼在太陽穴上,還有兩根針插在眉心和人中上,感覺也和昨天大不一樣,“真的受不了,非常痛苦,難受得喘不過氣來”。彭俊告訴記者,一次脈沖的時間在3-8秒,然后停下來,之后又是新一輪的脈沖,如此反復,“停下來就是讓你喘口氣。治療室一直放著氧氣瓶,萬一喘不過氣時可以緊急使用”。私下里,彭俊曾和經歷過“電擊”和“脈沖”兩種療法的老盟友聊過:“他們說,貼鐵片再扎針,是脈沖強化治療,比以前的電擊還難受。楊永信有次直接跟我們說,脈沖療法和電擊療法就是換湯不換藥。”
呆了一段時間之后,彭俊逐漸了解到“脈沖療法”的使用規則:犯的錯誤越大,扎的針越多。盟友犯了小錯誤時,脈沖治療時只用鐵片不扎針,“這里規定不許碰魚缸,有次我不小心碰了一下,他們就帶我去脈沖了。”犯了大錯誤就會扎針,“比如出逃就是嚴重違規,弄回來后肯定要扎針”。彭俊曾見過一名盟友被扎了6針,最后出來時口吐白沫,“我最多被扎了2針,想象不出扎6針是怎樣的感覺。楊永信曾跟我們說,如果插10根針,5秒鐘也堅持不了”。
11月4日,衛生部出臺《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指導》(征求意見稿),明確否認將“網癮”當作一種疾病,并嚴禁體罰等方式“治療”網絡使用不當者,嚴格禁止限制人身自由的干預方法(如封閉、關鎖式干預)。這意味著,政府部門對爭議了近半年的“如何戒除網癮”討論,很快會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近年來,全國各地出現了林林總總的戒除“網癮”的機構,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將孩子當作病人或者犯人來對待,悲劇事件不斷發生。楊永信創造的“電擊療法”讓很多“盟友”生不如死,有的孩子甚至出來后的半年時間內,每天半夜都會從噩夢中驚醒。今年發生在廣西戒除網癮訓練營的教官打死營員的事件,對家長們更是極大警醒…… 一連串影響惡劣的事件已經證明戒除網癮這個行業內存在太多的問題。如果對此行業不從法規上進行根治,即使進行了查處,也只會像楊永信網戒中心這樣,換湯不換藥。一種舊的治療方法被叫停,馬上又有新的治療方式替代,照樣拿孩子當“小白鼠”,照樣讓孩子痛苦難當。 不過,對于《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指導》(征求意見稿),記者也希望能更細化一點,比如哪些部門可以主管網戒行業;哪些屬于心理疾病,哪些僅僅是上網不當,誰來判斷,誰來收留,誰來治療;對違規者的處罰、從業人員的資質也都應明確細化。否則,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兩個月時間內,彭俊被脈沖治療過20次左右,“實在是難以承受,像噩夢一樣。” 時至今日,彭俊已經回家兩個多月,但依然很牽掛中心的“盟友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還在被扎針”。
記者調查:
治療儀被疑動過“手腳”
羅波(化名)一直比較關注“網癮”治療業,且因此和央視主持人柴靜熟絡。今年8月,柴靜結束關于楊永信網戒中心的新聞調查節目《網癮之戒》采訪后告訴羅波,楊永信網戒中心使用了新治療儀器。
按照柴靜的描述,羅波購買了一臺低頻脈沖治療儀,僅花費300元。但彭俊則表示,楊永信說這臺儀器花費2萬左右。“我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羅波說道。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低頻脈沖治療儀大多用于增強免疫力,促進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環、加強有害物質的代謝、緩和痛癥,而且使用時并無痛感,但為何彭俊認為它是場噩夢呢?羅波懷疑,楊永信網戒中心的治療儀被動過“手腳”,“無論電量調多高都不會疼,我自己在家試過很多次”。更讓羅波奇怪的是,自己買來的低頻脈沖治療儀只配有鐵片,沒有針,“網戒中心的治療儀器也許是專門定做的儀器”。
記者隨后致電楊永信網戒中心,接線人員表示,治療過程中是會使用到儀器。對于儀器的具體名稱,接線人員自己也不清楚,只說是低劑量微波治療儀,不會給人帶來痛苦,“家長都是全程陪護,我們也不可能那么做”。不過這種說辭遭到彭俊堅決反對,“用針扎時絕對很痛苦”。
記者手記:
別讓楊永信再“換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