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距離6月1日廣州正式實施限塑令已經整整2個月。按照國家相關部門設定的限塑范圍,廣州的主要超市、商場和書店都已完成全面限塑,餐飲、桶裝水等未在限塑要求內的行業也開始推行限塑。知情人士還透露,限塑令實施后,廣州2個月內至少有100家制塑企業關門。
塑料繩環保袋超薄袋三足鼎立
“一兩個白瓜、茄子,又不好綁,拿著又怕掉。”昨日,在惠福西路一處肉菜市場賣菜的劉阿姨說,為了讓蔬菜看上去更加新鮮,檔主不時都會把水灑在菜上,如果用繩子提著,菜就會到處滴水。記者看到,很多市民都和劉阿姨一樣,買菜時手里仍舊拿著五六個超薄塑料袋。“都是檔主給的,因是鮮貨,用環保袋沒辦法裝的。”
盡管實施限塑令把肉菜市場作為了“打擊重點”,但記者昨日在白云區、黃埔區和蘿崗區多個肉菜市場仍然發現有檔主繼續向市民提供超薄塑料袋。在這些市場,市民購買肉菜時,繩子、自帶環保袋和檔主免費提供的超薄塑料袋都在使用,呈現出“三足鼎立”的局面。有檔主還悄悄告訴記者,工商早就說發現使用超薄塑料袋要罰1千元,但并沒有多少人被罰款。
執法人員收繳2萬多個塑料袋
廣州市工商部門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執法人員在6月到7月底對全市肉菜市場進行了專項整治,2個月來,執法人員收繳的塑料袋超過2萬。“執法人員來就就藏起來,走了繼續拿出來使用。”這位負責人也表示,由于廣州市民愛吃鮮活的特點,在肉菜市場、水產市場,還有很多檔主使用超薄塑料袋。
除了限塑令規定的超市、商場和肉菜市場外,廣州的餐飲、書店等行業都在6月1日后陸續開始自覺限塑。
廣州市餐飲商會會長區又生透露說,商會在6月1日之后,就在1000多家會員中推廣打包塑料袋收費,一元錢一個,根據反饋,打包收費對餐飲效益影響不大,很多市民都表示理解。如果效果好,還會繼續擴大推廣的范圍,最終實現廣州的“綠色餐飲”。
書城用紅繩綁書
“如果不用塑料包裝,廣州可以減少使用上萬噸塑料袋。”記者了解到,桶裝水行業也不在限塑范圍,但廣東行業協會已開始推廣停用5加侖桶裝水塑料包裝,代之以環保袋包裝。天源長壽村董事長溫良介紹,廣東目前瓶裝飲用水生產規模(產能)接近1000萬噸,每年還以接近20%的增幅持續增長。如停用五加侖桶裝水塑料包裝袋,每年將減少五加侖桶塑料包裝袋的數量就超過1千萬個。
華南理工大學環境學院一位環保專家昨日指出,廣州企業環保意識在全國較為超前,很多行業盡管不在限塑范圍,但都已經超前限塑。
記者了解到,除了餐飲、桶裝水行業外,廣州書城等文化產業也開始限塑,代之以“紅繩綁書”,市民也對此多表贊同。
洛杉磯將限塑
在本月,廣州友好城市洛杉磯頒布了“限塑令”。就讀于加州大學的暨大畢業生張月昨日通過MSN告訴記者,洛杉磯城市理事會頒布新法規規定,從2010年7月起,洛杉磯將在所有超市和零售商店禁止使用塑料購物袋,所有的顧客必須自帶購物袋,或者向店鋪購買由紙或其他用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塑料袋。張月表示,學校學生團體現在已經展開了環保志愿者活動,到處都有人散發“環保傳單”。
對此消息,有市民表示,廣州作為亞運會主辦城市,限塑的范圍還應該擴展,“批發市場、服裝市場都應該限塑”。不過,也有不少市民目前仍然對限塑并不適應。廣州某超市總經理昨日就告訴記者,從6月1日限塑以來,不少市民就因為超市不提供免費塑料袋而抱怨,還發生了和店員爭吵甚至沖突的事情。
“限塑”后塑料廠訂單直線下降
“我們賣不出去,工廠也就全倒閉了。”記者昨日下午5時在一德路塑料袋批發市場看到,市場不再有以前那樣熱鬧。“白云和番禺的好多塑料廠都垮了。”一位檔主告訴記者,制造塑料的工藝相當簡單,工廠只需要購入塑料顆粒,然后把顆粒吹成塑料薄膜,最后用機器裁剪就行,所以廣州的白云和番禺等區有很多這樣的工廠。“現在訂單都沒有了,很多人都退了廠房,打算賣機器。”
白云區個體私營企業協會一位負責人昨日向記者透露,從5月份開始,好多制塑廠的訂單就開始直線下降,很多人都減少了一半,部分機器停產了。到了6月,很多工廠根本就沒有訂單了,工人也走了,只留下廠房。
記者還了解到,番禺區、花都區的制塑企業也同樣遭到了嚴重打擊,訂單減少超過一半,倒閉的制塑廠也不在少數。“工人見到沒訂單,就來催工資,結果老板索性‘走佬’。”一位業內人士昨日估計說,限塑2個月以來,廣州大大小小的制塑廠因限塑訂單減少而出現資金困難并最終倒閉的超過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