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6月4日,幸福家園小區二期,幾個孩子在有些破損的滑梯上玩耍。本報記者 秦斌 攝 回龍觀小區已入住10周年,觀里孩子越來越多,可跟孩子相關的配套設施卻遲遲未跟上。居民張女士稱,他們小區屬中高檔小區,每月交不少物業費,可兒童健身設施壞了這么久了,物業還是沒派人維修。
回龍觀小區已入住10周年,觀里孩子越來越多,可跟孩子相關的配套設施卻遲遲未跟上。
去年,風雅園居民明亮和社區里的幾個年輕媽媽經過調查,發現這個自2000年左右入住的小區,正進入生育高峰,到處都能看到年輕媽媽和孩子。而回龍觀除少數幾個社區有兒童滑梯外,沒有的小區超過28個,比例占2/3以上。
在向街道辦申請未果后,回龍觀風雅園一區的幾位媽媽發起募捐,居民們自發建起一座多滑道的新滑梯和一個秋千,并自發進行維護,出于安全考慮,還在滑梯附近安裝了攝像頭。
建成已近一年,風雅園一區的滑梯給孩子們帶來許多快樂。但對回龍觀大部分小區的孩子們來說,遠沒有這么幸運,至今沒有滑梯的小區數量幾乎沒有減少。
上周,回龍觀風雅園居委會主任李遵義稱,居委會希望風雅園二區和三區也能裝上,他們多次給街道辦打報告,但屢次被駁回。街道辦負責人表示,他們不是不想給小區裝兒童設施,而是擔心一旦出事,由誰來負責的問題。
李遵義表示,他近日將再給街道辦打報告,并將與各方探討責任劃分辦法,希望孩子們今年能玩上滑梯。
其實,回龍觀的情況只是偌大北京城的一個縮影,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在北京多數社區都缺少專門的兒童活動設施,其中有規劃滯后、空間限制等諸多問題,很多孩子都是與成人共享健身設施,其存在的安全隱患不言而喻。
■ 案例
1 兒童健身“轉投”成人器材
原因:老舊小區空地面積有限
6月4日下午,記者走訪了宣武區的幾個老舊小區,這里大多只有成人健身器材,沒有兒童健身設施,孩子們多在成人器材或空地上玩耍。
平原里小區建有北京市體育局捐贈的六七部成人健身器材,但沒有兒童健身游戲設施。孫大爺只能抱著一歲的孫子坐在成人器材上,他說,該小區是危房改造的回遷房小區,沒有專給孩子們的設施,孩子們只能在這些大人們的器材上玩,偶爾會帶孫子去附近的陶然亭公園、萬壽公園玩玩。旁邊的健身樂園器材使用須知中顯示:兒童器械成人不能使用,成人器械兒童不能使用。
該小區物業佳誠公司工作人員稱,沒有兒童游玩設施系小區空地面積太少。由于是老舊小區,當年規劃并未留下太多空地。
平原里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稱,小區檔次偏低,部分居民素質不高,什么都擱不了,估計建了兒童游玩設施,第二天就沒了,設施被破壞后,孩子們玩起來也危險。
2 家長制止孩子靠近壞滑梯
原因:滑梯去年損壞但遲遲未修好
6月3日中午,崇文幸福家園小區一期內,居民劉女士帶著3歲的孩子小貝經過小區滑梯旁,小貝鬧著要玩。但劉女士告訴小貝,滑梯已壞掉。而小貝執意要玩。劉女士隨后帶小貝去了幸福家園二期。
這座滑梯多處生銹,下滑轉彎處有個破洞,兩個拳頭大小,已無法滑行。在滑梯北側,物業豎起“滑梯損壞,停止使用”的牌子。
據居民秦女士介紹,她自入住起小區就有了滑梯,但去年壞掉至今一直沒人修,平時都不敢讓孩子獨自上滑梯,以免受傷。
秦女士稱,物業僅在滑梯旁豎一個牌子是不夠的,最好能把滑梯圍起來。
在對面的幸福家園二期,許多孩子在玩滑梯,這個滑梯已建設多年,多處已生銹脫皮。在滑梯旁有幾個魚狀的塑料小船,船身已壞掉。幾位家長都不讓孩子靠近這幾個小船。
居民張女士稱,他們小區屬中高檔小區,每月交不少物業費,可兒童健身設施壞了這么久了,物業還是沒派人維修。
幸福家園小區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小區兒童健身設施是物業投資建設,出錢維護,工作人員會對滑梯檢查維護,并提醒家長保護孩子安全,對于損壞的滑梯,他們已聯系廠商,但修復需要一個時間過程。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