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高度重視豬肉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制定下發了《全國餐飲消費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專項整治領導機構,采取切實措施做好餐飲消費環節豬肉專項整治。陳嘯宏副部長先后兩次帶隊檢查了北京、上海重點地區食堂豬肉等原料的進貨驗收臺帳制度和實施量化分級管理情況。
1、整治工作穩步開展。一是提出整治無證經營、非法原料,推進量化制度、索證制度的“兩個整治、兩個推進”方案。對縣城以上城市餐飲經營單位提出的目標是:對無衛生許可證經營單位的查處率達100%;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實施率達95%以上;建立實施原料進貨索證制度單位達100%;對餐飲單位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畜禽及其制品以及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加工食品行為的監督檢查覆蓋率達100%。對農村地區的目標是:農村地區餐飲單位、農家樂旅游餐飲單位的經營行為得到基本規范;大型食物中毒事故有所減少;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報告管理和救治處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對餐飲單位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以及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加工食品行為的監督檢查覆蓋率達100%。同時,完善餐飲單位豬肉進貨索證制度和驗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集體食堂、餐飲單位使用的豬肉100%來自定點屠宰企業。二是補充、完善相關政策、制度,推進長效機制建設。正在抓緊制定和完善有關與餐飲衛生監管的制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實施細則、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辦法、餐飲單位食品索證管理規定、餐飲業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等都已經完成起草或修訂程序。三是加強重大活動和節假日食品衛生監管工作。進一步加強重大活動保障和節假日食品衛生監管工作,加強對重大活動場所和學校供餐的衛生監督執法,對餐飲消費的豬肉質量安全等關鍵環節加大監管力度。
2、整治效果初步顯現。截止10月上旬,全國衛生部門共檢查餐飲單位59.6萬余個,出動執法人員57.5余萬人次,整治重點區域7533個,共查處違法行為20533戶次,罰沒款金額1443余萬元。其中,立案查處11189起,移送司法機關21起,取締無證經營點13867個,吊銷衛生許可證734戶。對40萬余家縣城以上餐飲單位(食堂)建立原料進貨索證制度進行了檢查和督查,其中建立原料進貨索證制度29.1萬余家,比例為72.8%。各地衛生行政部門在開展餐飲業衛生監督檢查工作中,將肉類食品的質量安全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依法嚴肅查處采購、使用各類病死畜禽肉以及來源不明、未按規定索證的行為。并將查處情況向社會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