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板電視受外資品牌沖擊普遍“受災”,何時才能走出重圍?日前,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來漢參加2008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發展座談會時表示,國產平板電視發展的最大阻礙是產業鏈不完善。他預計,明年或是國產平板電視的復興之年。
產業鏈不完善是失敗根源
“沒有自己的面板生產線是主要原因。”陸刃波指出,國產平板電視廠商基本上以整機組裝為主,在面板供應上受制于人。
他表示,松下等外資品牌擁有自己的面板生產線,憑借上游資源的壟斷優勢,同時利用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強力推廣。“如果面板賺了1000元,整機價格可以虧損800元出售,依然有利潤空間。”業內人士稱,外資品牌一方面提高面板的出廠價格,另一方面通過價格戰降低整機售價,逼迫國產平板電視降價銷售。外資品牌就是在確保面板賺錢的情況下,以面板利潤彌補整機價格下降帶來的損失,搶占了國內彩電的市場份額。
“資金投入大,技術門檻高是建設面板生產線的兩大障礙。”陸刃波指出,民族品牌要想突出重圍,就必須建立自己的面板生產線,但巨額資金門檻并非任何企業都能邁入,核心技術的缺乏使得建立面板生產線困難重重。
國產平板電視明年或復興
“困難只是暫時的,競爭才剛剛開始。”陸刃波指出,民族品牌和外資品牌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只不過國產品牌暫處陣痛期。
陸刃波認為,目前市場的發展形勢是有利于民族品牌的。他預計,明年液晶面板的供大于求將導致液晶面板價格下降;而長虹等投巨資新建的國產液晶面板生產線已具量產條件,民族平板電視產業鏈將日趨完善。這些對國產平板電視而言,都是利好消息。
陸刃波表示,與外資品牌相比,民族品牌在國內多年的銷售渠道和服務上都占有優勢。只要我們鞏固這些優勢,完善產業鏈,挺過陣痛期,國產平板電視明年或將迎來復興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