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鮮榨”果汁大多無關(guān)水果 成本幾毛錢 利潤10倍以上 有酒店也勾兌果汁銷售
統(tǒng)籌:殷玉國□采寫:本報記者 陳彤彤
隨著天氣炎熱,街頭的各種飲料也隨之熱銷,不少市民還特別喜歡選擇各式各樣的“純果汁”,來消暑降溫。但是,記者在調(diào)查濟南街頭果汁后,發(fā)現(xiàn)其存在暴利空間——— 有的所謂“純果汁”只是用食品添加劑和水勾兌出來的,大多與水果無關(guān),成本僅有幾毛錢,但賣給飲用者時,價格卻達到五元、十元甚至十幾元。
而在暴利的背后,隨意調(diào)配各種添加劑以達到增添“純果汁”口感目的,已成為不少果汁賣家的行業(yè)潛規(guī)則,甚至有部分酒店也在果汁銷售上暗箱操作。
1分鐘做出1杯“勾兌果汁”
西瓜汁、柳橙汁、芒果汁、草莓汁……幾乎各式各樣的水果汁,都能在街頭果汁店的價目表上出現(xiàn),這些果汁價格,依照所選擇水果的不同、杯子的大小,少則五元,多則十元,部分較貴的甚至達到十幾元。
在山師附近的一家人氣較旺的果汁店,記者花五元錢購買了一杯柳橙汁。只見這間店面中,雖然標著各種水果的字樣,卻在店中找不到任何水果的蹤跡,只有一個個玻璃瓶子,上面寫著各種水果的字樣,瓶子里則裝著較為黏稠的液體。
只見女店主熟練地從一個寫有柳橙字樣的瓶子里,舀出一勺黃澄澄的濃縮液,放入杯子里,接著又倒入杯中適量水,給杯子加冰、壓膜、搖勻、插管后,就遞到記者手中。前后時間,僅僅用了不到一分鐘。“這果汁里,確實加了柳橙嗎?”記者隨口問道。“果汁都是濃縮的,濃縮汁里就有柳橙!”女店主聞言,不耐煩地抬抬眉毛說,“這個價格,只能買到濃縮的,帶果肉的不得幾十塊?!”
勾兌果汁已成行業(yè)“潛規(guī)則”
記者走訪濟南街頭多家果汁銷售商家后發(fā)現(xiàn),勾兌果汁并非一家獨有,而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甚至有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這就是一種行業(yè)“潛規(guī)則”,“誰不這么做,就別想賺到錢。”“對比一下市場上水果的價格,再看看這么低的果汁價格,就能看出點門道來了。”該業(yè)內(nèi)人士告訴記者,如果能夠稍微用心依照市場水果價格來核算一下,就不難看出“勾兌果汁”的秘密來了,“很多水果的單價都非常高,出汁率又低,想要用這些水果榨汁,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位業(yè)內(nèi)人士舉了個例子,按照夏季市面上最常見的西瓜來說,出汁率是水果中很高的了,但是五斤西瓜才能榨出一杯500毫升的西瓜汁來。按照一斤西瓜一元錢計算,一杯500毫升的純西瓜汁,其制作成本至少就需要五元錢,“這樣一來,商家不注定要賠本嗎?”
相比較那些出汁率較小的水果來說,想要做純果汁,成本會更高,類似荔枝、草莓、藍莓等水果,也都是這樣。
一番對比下來,就能發(fā)現(xiàn)用濃縮果汁不僅省事,而且利潤也非常高。有的商家為賺取更多利潤,會購買相關(guān)原料自己“勾兌”。所以,用濃縮液勾兌果汁已是果汁行業(yè)的“潛規(guī)則”,濃縮果汁、香精、食用色素等添加劑都可涵蓋在添加范圍內(nèi)。
標著“水果名兒”,其實都是添加劑
根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的指點,記者到濟南銷售食品添加劑最為集中的天橋周邊進行走訪。在一些銷售果汁原料的店鋪中,記者見到各種密封的袋裝、罐裝的濃縮粉、濃縮液,雖然都標著不同的水果名,但是幾乎每個檔次的添加劑都是一個價錢,原料也是大同小異,除了所謂添加的水果不同外,各種添加劑和配料幾乎是一模一樣。
在一家店中,記者看到了2升裝的一種“果味糖漿”,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介紹,這是最普通的一種濃縮液。在這種10元錢一桶的糖漿中,并沒有標注任何的水果成分,而其成分表上,只是有水、葡萄糖、白砂糖,剩余的則是檸檬酸鈉、黃原膠、食用香料、食用色素等配料。
記者拿起標注著“草莓味”字樣的一桶糖漿,發(fā)現(xiàn)其辨識的主要方式就是其食用色素顏色為胭脂紅。據(jù)賣家介紹,這種10元錢的糖漿銷售得比較不錯,“這樣一桶,大約能沖40杯草莓汁飲料,利潤能夠達到十倍以上,街上賣得不少都是這樣的糖漿沖調(diào)的。”
當記者詢問這種糖漿為何不含有水果成分時,店家則表示,這種價格比較低的糖漿,主要是為了控制成本的。如果需要稍微好的,可以用“加強版”的。
“加強版的,就是濃縮味道更足的,15塊錢一桶。”據(jù)賣家介紹,為了迎合不少人的口味,這種加強版的濃縮產(chǎn)品,有更強的果味感,口感能更讓人接受,“含有果肉的,價格就高些,也有拿貨的,但是比較少。”
有的酒店,也在勾兌果汁銷售
在記者走訪中,有的賣家為了兜售商品,表示不僅有街頭果汁店前來上貨,還有酒店等商家,也來這里進貨,以降低成本。
就在此過程中,記者遇到一位前來采購的后廚經(jīng)理,其介紹,他所在的火鍋店在濟南有多家分店,幾年來果汁原料都是從這里進的貨。“通常都是配火鍋吃的,銷售得比較好!”這位經(jīng)理介紹,由于火鍋通常偏重麻辣,所以配合火鍋推出冷飲時,往往銷售得比較火爆。
選貨過程中,該經(jīng)理則選了店家推薦的加強版的果汁飲料,“這幾種口味,都各來一桶。”這位經(jīng)理指著購物單說道,雖然濃縮液大同小異,但倘若提供多種選擇,通常銷售得會更好些,所以每次他來進貨,都是選的口味多一些。
該經(jīng)理同時介紹,不僅他所在的火鍋店這樣勾兌飲料,據(jù)他所知,濟南一些酒店也在同樣做。當記者問及是否會被查處時,其輕松地回答,“不會的!大家都這樣做,怎么查?”
在記者走訪過程中,還有一個現(xiàn)象難以回避,就是不少勾兌果汁的消費群體始終圍繞在校園周邊,越是青少年聚集的地方,街頭果汁店就越常見。
不少未成年人還未意識到食用這種滿含添加劑飲品的危害,有的學生在夏季一天便喝一杯,只是被其豐富的口感和鮮艷的視覺效果所吸引,著實令人擔憂。而這也在監(jiān)管層面上,顯現(xiàn)出一片“空白”。
中小學生,夏季飲料總愛“來一杯”
“夏天,除了吃冰棍,就數(shù)喝冷飲了!”6月8日,在勝利大街上,一名初二學生告訴記者,現(xiàn)在中午放學后,很多同學都喜歡到一些飲料店里去購買果汁,“冰冰涼涼的,喝起來非常舒服。”
在午飯時間,很多中小學生甚至是一手拿飯,一手拿飲料。“我們有的同學喝飲料,有的一天一杯,有的甚至一天好幾杯。”有學生介紹,現(xiàn)在很多街頭果汁的品種非常繁多,讓人眼花繚亂,所以每天換著花樣喝,也是很多學生購買果汁多的一個原因。
在消費層面上,記者發(fā)現(xiàn),有的中學生主要是到樣式新穎、品種多的果汁飲品店去選購;而對于小學生來說,通常是購買一些事先封裝好的果汁飲品。據(jù)介紹,這其中的不少飲品,也都是勾兌而成的。
有業(yè)內(nèi)人士透露,現(xiàn)在如果不是現(xiàn)場用新鮮水果來進行制作,很多封裝好的果汁飲料也都是一樣的勾兌方式,按照一比六、或一比十的不同比例,用水沖調(diào)開濃縮液、濃縮汁,然后封裝后進行銷售的。
核算成本,一杯飲料成本僅三毛
為了驗證勾兌果汁的成本和口感,記者特別購買了相關(guān)原料,自行制作一下“勾兌果汁”,按照產(chǎn)品的等級,記者特別購買了價值分別為10元一桶、25元一桶的原料,來勾兌500毫升一杯的飲料。
在打開一桶10元的草莓味糖漿的封蓋后,一股濃重的草莓味道就飄散出來。記者拿出一個小紙杯,按照一比十的比例,將濃縮液與水調(diào)和,很快,顏色非常亮麗的胭脂紅色的飲料就勾兌出來了。記者試著品嘗后,發(fā)現(xiàn)雖然配料中沒有任何草莓的成分,但非常容易就能嘗到飲料里透著淡淡的草莓味,和街頭上賣的草莓汁口感并沒有太大區(qū)別。甚至在果汁中,還能看到些許類似草莓果粒的物質(zhì),但記者對照配料表,除了確定這不是草莓外,根本無法獲知這些果粒狀物質(zhì)為何物。
記者核算了一下,這樣一杯草莓汁飲料,10元一桶能沖40杯,再加上塑料杯、吸管及人工等費用,如果批量生產(chǎn),很容易將成本控制在三毛錢左右。如果適當包裝,這樣一杯飲料按照市場價格,很容易就賣到5元一杯。
打開另一桶價格稍貴的原料,在調(diào)和后,飲料里則出現(xiàn)了些許柳橙果肉模樣的固體成分,但是飲料成本也能夠控制在五毛錢內(nèi)。品嘗后,明顯能感覺到有柳橙的味道,甚至能夠看到類似果肉的成分。
按照市場價格核算下來,一杯草莓汁或柳橙汁價格通常在五元以上,這樣一來,一杯勾兌果汁的利潤至少要在十倍以上。
部分賣家:用多種添加劑勾兌“口感”
不少中小學生所說的較好的口感,到底是如何“勾兌”出來的呢?為此,記者也從業(yè)內(nèi)人士那里得到了答案。
“通常,一種濃縮液的口感,可能達不到最好的標準,這就需要多種勾兌方式。”其介紹,通常濃縮粉能夠在甜度上達到要求,保障口感;但是為了提升視覺效果,還需要用一些濃縮液來提亮;如果感覺濃縮液和濃縮粉的效果仍不夠,還可以自己再添加色素等成分,這樣混合效應就能夠?qū)崿F(xiàn)勾兌果汁的賣相、口感都能得到提升。
可記者同時也了解到,一旦比例掌握不好,也容易使飲料中的添加劑變得過多,口感不好把握。“所以,經(jīng)常賣勾兌果汁的商家,會有自己不同的調(diào)配方式,一般是按斤稱原料,將一批飲料調(diào)配好,然后裝杯凍在冰箱里,這樣就能節(jié)省配制時間,多做幾單生意了。”
明知有危害,監(jiān)管遇空白
據(jù)介紹,中國相關(guān)法規(guī)對食品添加劑的定義是為改善食品品質(zhì)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zhì)。從字面解釋可以看出,食品添加劑不具備任何增加營養(yǎng)的功能,本身也沒有任何營養(yǎng)價值。而果汁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劑更不會有水果應有的營養(yǎng),主要起著增加保存期、提升口感和果汁顏色鮮艷程度的作用。
雖然國家允許添加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但并不代表可以隨意添加。恰恰相反,國家對添加劑的使用劑量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單位精確到微克,如果超量,再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也是有害的。甚至有專家指出,“用水+添加劑制成的果汁,劑量肯定是超標的,營養(yǎng)價值甚至連白水都不如。”
記者了解到,由于街頭果汁飲料店不屬生產(chǎn)企業(yè),質(zhì)監(jiān)部門很難進行管理,同時目前針對這類果汁也沒有具體的檢測方法和標準。這樣一來,監(jiān)管空白也使得部分街頭商家暗箱操作,偷偷濫用添加劑制作飲料。
另有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對于鮮榨果汁,國家未設置任何規(guī)范標準。針對鮮榨果汁要如何操作,里面要添加多少種食品添加劑這些細節(jié),都沒有硬性規(guī)定。這也成為造成街頭勾兌果汁濫用添加劑的一個“誘因”。